专家解读/深圳领建标准 港助接轨国际******
“深圳建设低空基建具有基础优势,高密度城区与立体交通需求并存,使得无人机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具有天然的落地空间。”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认为,《方案》提出的“四大中心”定位具有前瞻性,分别瞄准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解决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并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整合资源降低企业参与门槛。
在低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深圳正携手香港规划建立跨境低空航线,去年首条境内通航机场直飞香港国际机场的跨境直升机航线就在深圳成功试飞。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秘书长庞伟受访时表示,香港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成熟的国际交往经验,其金融体系高度发达,能为深圳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国际资本,助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在国际规则和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上,香港有着深厚的积累,能够协助深圳在制定标准时充分参考国际惯例,使深圳的低空经济标准更易被国际认可,推动深圳低空经济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庞伟指出,深圳主导的标准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规范和质量保障,而香港在接轨国际方面的助力则帮助深圳低空经济飞向更广阔的国际天空。
深圳建低空“四大中心”与港优势互补******
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
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围绕无人机关键系统和零部件、整机制造、地面保障装备等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全球领军的低空研发制造企业。
香港机遇:香港高校科研实力强劲,可在无人机关键系统和零部件研发上与深圳展开合作。
低空高端智造中心
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业态。
香港机遇:香港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可输出先进的园区管理经验和产业运营模式。
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
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血站)覆盖率超过50%。
香港机遇:香港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低空旅游新路线。香港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上经验丰富,可在低空应急救援领域合作。
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
目标:通过场景开放倒逼技术创新,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闭环。
香港机遇:香港可发挥信息汇聚和传播优势,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服务。
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整理